“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来,我国计量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大力推进和广大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计量科技基础不断夯实,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不断完善,计量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计量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奋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共同推进计量事业改革创新融合发展,计量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计量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一份有分量、重数量、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计量答卷。
五年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计量基础更加坚实
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计量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量传源头能力提升,完善量传溯源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计量基准技术水平,加快推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计量基准18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9万余项,国家标准物质1.2万余项;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1678项,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全国依法设置计量检定机构2121个,依法授权计量检定机构897个。我国研制的3500万年不差一秒的新一代国家秒长基准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独立时间频率基准的国家。
不断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形成了以1853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为主体、2700余项部门(行业)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为补充的基本符合时代要求、结构层次合理、科学高质开放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推动计量资源共建共享共用,逐步实现区域内计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计量支撑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深入研究国际单位制(SI)量子化变革,编制国际单位制手册(第9版),开展量和单位标准研究。
五年来,始终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计量支撑不断强化
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计量技术机构深化改革和规范、创新发展的引导,积极推动计量技术机构提升计量检定校准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建设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公共平台,开通中小企业计量技术咨询直通车,上线运行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及小程序,号召各地聚焦中小企业计量需求和问题,开展计量精准施“测”服务。
加强对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促进计量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批准筹建了35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成立了20个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完成了970个科研项目,研制了13.9万套计量测试设备,推动成果转化638项,申请专利2259项,起草各类标准、技术规范2152项,服务企业4.5万家,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3.3亿元,提升效益8.5亿元。
不断推进能源资源计量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共成立了29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完成2200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的在线采集和上传。
五年来,始终坚持保障民生,计量法制监督不断强化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年均发放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万余张,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0余张,年均强检计量标准器具300余万台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工作计量器具7000余万台件。
加强民用“三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的计量监管。研究开展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及应用试点。开展了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试点工作,上海市对2020年到期的66批次1525532台电能表使用期限延长到2024年,预计节约社会投资3.35亿元,减少电子垃圾300余吨。国家电网公司在10个自贸区选定2314个配电台区115422台智能电能表作为试点对象,当年节约投资4000万元,减少电子垃圾22.6吨,计量服务民生水平得到提升。
五年来,始终坚持深化改革,计量发展法制体制不断健全
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力推进计量立法,形成新的《计量法(修订稿送审稿)》上报司法部;对现行计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修订《计量基准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规章,研究推进构建计量校准管理体系,促进计量校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持续加大计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核发、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等多项审批事项;扎实推进强检制度改革,动态调整《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完善计量行政审批系统,推进全流程在线办理;推进“证照分离”制度改革,优化“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授权”行政审批服务措施,实现零证明事项,推动无需现场考核的事项实现“零跑腿”;优化规范国家标准物质管理,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加强计量标准考核改革,优化规范计量标准考核程序。
不断深化计量比对改革,扩大国家计量比对项目申报主体范围,新设自愿参加型计量比对项目类型,新增标准物质、关键量值计量比对类别,推动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化、计量比对效益最大化。指导地方开展计量单位使用情况“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
五年来,始终坚持强基固本,计量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不断推进计量战略研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计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计量智库建设,大力推进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工作。
不断加强计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术委员会建设,已建立57个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基本涵盖了各个计量学科和重要的行业、产业计量应用领域,注册计量师注册获证人员达到2.6万人。
弘扬计量文化,推进信息化建设,让精准理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大力推进计量科普,举办世界计量日专题活动,组织制作出版计量科普书籍、宣传读物;在全国推广应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系统,上线运行计量业务数据可视化系统。
五年来,始终坚持开放合作,计量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发布实施《“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65份计量合作协议,和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计量磋商与合作机制。
推进实施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OIML-CS)制度,积极采用国际计量规范,不断扩大互认范围,促进计量器具国际贸易的公平便利。
推动计量技术规则协调一致,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计量规范制修订工作,由中国主导完成的R59“谷物和油料水分测量仪”、R16“血压计”国际建议、参与修订的D1“国家计量体系”国际文件获批发布,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重要国际计量规范和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全球,全体计量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使命担当,扎实履职尽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开展公共场所测温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积极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相关医疗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的计量技术帮扶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计量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共组织各级计量机构出动人员81万余人次,检定校准温度计量器具135.9万台件,检定或校准其他医用计量器具126万余台件,开展计量技术服务237.6万次,服务医疗卫生单位14.8万家,服务其他单位(包括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14.6万家,服务复工复产企业82万余家,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854万余台件,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定校准费用12.2亿元。快速研制应急审批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等25种国家标准物质,成功获得新冠病毒核酸和单抗测量2项国际计量比对联合主导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计量人用过硬的素质、精准的数据和优质的服务深刻阐释了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计量答卷”。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计量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计量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牢记使命责任、强化履职担当,奋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让计量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
最新发布
更多新闻
重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签发,大力推进采购国产仪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国计量网由《中国计量》杂志社创办,网站内容包括计量新闻、《中国计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公布!现行有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目录
重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签发,大力推进采购国产仪器 中国计量网由《中国计量》杂志社创办,网站内容包括计量新闻

工信部批准123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公布!现行有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目录 中国计量网由《中国计量》杂志社创办,网站内容包括计量新闻、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6起水电气暖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典型案例
工信部批准123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中国计量网由《中国计量》杂志社创办,网站内容包括计量新闻、《中国计量》杂志
更多发布
与我们联系
Click edit button to change this tex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